学工动态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首页

暑期资助走访 | 雅州春雨,资助润心

来源:  发布者:     日期:2025/07/21 21:01:12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宣传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以实际行动传递交大温度,2025715日至718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雅州春雨暑假资助走访团赴雅安市开展暑期资助走访活动。

走访管理部门 交流资助经验

雅安市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四川盆地西南部边缘,是藏彝走廊中多民族交融共生的重要节点,兼具界域山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区与地震灾区“五区合一”的复合型区域特征。

走访期间,团队积极与当地教育局资助管理中心沟通。团队来到雅安市教育局,与资助中心王国防主任等相关负责人座谈,就当地困难学生情况、资助政策宣传、地校联动等内容深入探讨。他表示,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党和国家的庄严承诺,也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雅安市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对贫困学生的应助尽助,充分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益。同时,他也提到西南交大通过大数据系统测定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资助工作经验对基层工作很有启发,希望今后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助力精准资助工作。

(资助走访团队在雅安市教育局合影)

(资助走访团队在雅安市教育局座谈)

为进一步了解基层部门情况,团队还前往雅安市名山区资助管理中心交流,阚清川主任介绍了当地助学贷款的申请办理流程、特殊困难类型学生的排查帮扶等情况。他表示,茶产业是名山支柱产业,名山区90%的农民是茶农,75%的人从事与茶产业相关的活动,而茶农一年有10个月,一天有10个小时都在忙碌工作,他们不仅要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还要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生计问题时刻困扰着多数茶农家庭,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困难学生资助部门更要做到“应助尽助、不漏一人”。

(资助走访团队在名山区资助管理中心合影)

(资助走访团队在名山区资助管理中心座谈)

走进当地中学 宣讲资助政策

在雅安中学,团队与学校张老师围绕国家资助政策和西南交大资助体系开展交流,了解雅安中学困难学生情况以及其在资助工作上的宣传策略。团队还走进准高三年级向班级同学们宣传学校资助政策,带队老师杨昊戬用直白的语言介绍升学后的帮扶渠道,解答了大家关于学费、生活费补助等疑惑,并为学生开展了一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现场互动积极。

(资助走访团队在雅安中学合影)

(资助走访团队在雅安中学宣讲)

(资助走访团队在雅安中学交流)

为了解山区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与资助宣传情况,团队走进雅安市宝兴县中学,与学校罗老师深入交流学生资助需求。宝兴是全球首只大熊猫的发现地,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我校学生又多来自高山农村,不少家庭经济条件不算太好,这就需要政府与学校持续投入关怀与帮扶。罗老师介绍道。长期以来,该校始终将做好学生帮扶、增进民族团结列为工作重点,通过多样化帮扶举措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罗老师表示,因交通出行、信息闭塞等问题导致当地部分学生对资助政策知晓不透彻,此次走访活动很有意义,帮助了更多学子了解国家资助政策与高等教育情况。

(资助走访团队在宝兴中学合影)

(学生观看学校资助宣传手册)

深入学生家庭 了解资助需求

为把学校的温暖与关怀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团队深入学校两位困难学生家庭。在名山区林同学(化名)的家中,团队成员与学生及家长围坐畅谈,细心询问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林同学的父母是当地常见的茶农,正值盛夏时节,高温持续,酷暑难耐,仍要起早贪黑前去摘茶叶。家长反复念叨着,我们是再难也要供孩子读书的,现在知道有这么多帮扶政策,心头能放心不少。如今,林同学每月都能收到奖助学金用于解决生活费不足的问题,学校的帮扶力量正通过这样一个个生动场景,化作温暖人心的实际成效,让每个困难家庭都能感受到希望与力量。

次日,团队驱车前往深山里的宝兴县江同学(化名)家,车子穿行在蜿蜒的盘山路上,车轮时不时碾过碎石路发出咯吱声响,路的两侧便是山壁与峡谷,颠簸近两小时后,车子终于在山坳里一小块平地支住,远远望见仅有三户人家的房屋,团队更真切地感受到,这条求学路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坚持与努力。江同学家长朴实的话语里更满是感激:现在政策真是好哇!幸亏有助学贷款,供娃上学的担子一下轻了不少。真没想到学校还惦记着咱山里的娃,老师同学还专门进山来看他。有你们这样真心帮他,我心里更有底了。

此次前往雅安的暑期资助走访,既让学生和家长对资助政策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加强了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的联系,更为学校进一步精准资助收集了第一手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深刻体会到,资助工作不仅经济上的援助,更是一项浸润心灵的育人工程。下一步,团队将按要求整理走访记录,及时反馈调研问题,支持学校持续做好资助育人工作,让更多学子感受到资助温情、教育温暖。